为什么国字山战国墓葬刷新中外对越文化的认识?
为什么国字山战国墓葬刷新中外对越文化的认识?
南昌,4月5日电 题:国字山战国墓葬如何刷新中外对越文化的认识?
中新社记者

3月18日,江西省樟树市国字山战国墓葬入选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墓葬出土的2600多件套文物再次为世界揭开了越文化的神秘面纱。国字山战国墓葬能为西方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提供新的思路吗?为什么要刷新中外对越文化的认识?如何在东周的吴头楚尾上演?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2019年、2020年江西樟树国字山墓葬考古发掘领导徐良高、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所员、樟树国字山墓葬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王一乐近日接受中新社独家采访,从国字山墓葬发掘对越文化意义的重新认识、国字山墓葬出土文物中的多元文化因素等角度讲述了越文化的新历史面貌。
摘要如下:
中国新闻社记者:发掘江西樟树国字山战国墓葬能否为西方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提供新思路?
徐良高:当然,国字山战国墓葬的发掘可以为外国学者和学术界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提供新的材料和思路。过去,中外学者对中国北方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历史和文化。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南方,尤其是东南地区,是一个荒野的地方。这些地方没有高度发达的文化。国字山战国墓葬的发掘,结合江西吴城文化的发现,可以证明中国古代东南地区文化早已高度发达,与中原文化密切相关。
正是因为江西有这样一个发达的文化基础,与中原文化有着悠久的联系,秦汉以后才会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秦汉以后的豫章县,这些都是早期深厚的历史基础。国字山战国墓葬的发掘为中外学者了解东南早期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王意乐: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对先秦时期的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是江西地区的记录非常不足。在《左传记》和《战国政策》等书中,只有几句话,《吴越春秋》和《绝书》记录了吴越的历史,并以后写了一本书。因此,以江西为代表的先秦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材料来源主要是持续的考古发现。例如,湖北省随州曾国墓地的考古发掘几乎恢复了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曾国历史。国字山墓葬的发掘也提供了对中国南历史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国字山墓葬不是一座孤立的墓葬。它与建卫城密切相关。建卫城聚落群由建卫城城址、六七个小城址、五个以上大型墓葬和六十多个同时期小型聚落组成。如果将国字山墓葬本身和出土文物与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和广州的类似材料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它们多联系。一些器具的来源、生产工艺和原材料,如一些出土的玻璃制品和香料,甚至可能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这些都为了解江西和中国南方东周时期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新的视野。

中国新闻社记者:国字山墓葬出土2600多件(套)器具。出土文物的特点是什么?典型的越文化因素是什么?它会刷新中外对越文化的理解吗?
徐良高:首先,国字山墓葬出土的文物等级很高。包括漆器、青铜器、原瓷等非常精美的文物,反映了当时高水平的工艺生产,也反映了当时江西樟树高度发达的文化;此外,这些文物具有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主要是越南文化,包括楚文化、中原文化和江淮文化,与多元文化交汇处有关;此外,墓主是当地地位非常高的统治者,与周边许多地区有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这种多元文化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政治关系、文化交流等。
在可见的多元文化中,越文化因素是墓葬多元文化的主流因素,这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关。这个地区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东南地区,属于百越文化区。国字山墓葬结合卫城城址可以发现,当时这个地方是越文化西部地区的区域政治中心,等级地位很高。因此,墓葬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了解越文化的范围、楚越关系、如何控制西部地区、如何面对楚文化、如何向南运营越文化。

王意乐:虽然国字山战国墓早期受到严重干扰,但仍出土了2600多件套装。出土器具的特点是完整。材料齐全,包括金属、玉石、陶瓷、漆木等;设备齐全,包括礼品、乐器、武器、日常用品、装饰品等。第二,规格很高。该墓葬是一个带有兆沟的中型多室墓葬,面积230平方米,在吴越贵族墓葬和同一时期的楚墓中首屈一指。随葬品数量多,体积大,生产工艺复杂,反映工艺水平高。第三,文化因素多种多样。越文化、楚文化、江淮地区群舒文化、地方文化甚至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些因素在同一个墓葬中共存。但主要是越文化因素因素。墓葬的形状和结构具有越国贵族墓葬的许多特点。大多青铜器,如跪坐头、铜镇、铜盘、原始瓷器、瓷杯和玉器,都是典型的越文化器具。
江西自古以来就是百越的地方,对百越的理解也多种多样。这一次,在远离越国中心的樟树发现,国字山是一座与越国王室密切相关的越文化贵族墓,是研究越国政治结构、统治模式和历史演变的好数据。此外,樟树所在的清江盆地位于江西中部和赣江中游,是沟通江苏、浙江、广州、广州、湖南等百越地区的主要道路。国字山墓葬的发掘可以连接整个百越地区进行研究,因此对越文化和百越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通讯社记者:东周是中华文明多元化形成的关键时期。探索国字山墓葬将为探索江西中华文明多元化进程提供什么证据?为什么国字山墓葬形成了各种文化因素的融合和共存模式?
徐良高:东周时期在中华文明多元化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关键时期。秦帝国统一的出现有历史基础,是东周时期各地区国家文化、政治、经济、军事交流互动的结果。这种交流和互动为秦朝统一帝国奠定了基础。东周时期的区域文化包括东南地区的吴越文化,如吴越竞争,以及吴越与中原国家之间的密切互动。正是由于吴越阶段,东南吴越文化与周边楚、中原文化的互动,东南文化完全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文化和历史阶段为后来作为秦汉帝国的豫章县奠定了历史基础。因此,国字山墓葬的探索为这一历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物理证据和考古证据,是对历史遗迹的非常重要的发现。
为什么国字山墓葬有多元文化融合的格局?这与它的特定环境有关。因为樟树所在的清江盆地东面是越南文化的核心区,西面是春秋后形成的楚文化区,北面是中原文化区和江淮群舒文化区,南面是广东、广西、福建的百越文化区。清江盆地位于这些主要文化区的交汇处。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独特的文化区域和地理位置,自然形成了国字山墓葬多元文化因素的融合共存和兼容性。

王意乐:国字山战国墓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早期阶段。统一是这一时期的大势所趋。各诸侯国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了不同的措施。秦国商鞅变法、赵国胡服骑射、楚国任命吴起等都出现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在这一时期,人员和物资的流动和思想的交流尤为频繁。哪个诸侯国文化包容性强,哪个诸侯国优势更大。大规模的并购战争也为文化融合提供了条件。
国字山墓葬所在的清江盆地是楚越分界区,筑卫城是本区域越文化的中心城市,周边考古发现了大量越、楚、徐等文化的分布,这些文化因素必然在筑卫城遗址及其统治者的墓葬中体现。国字山墓葬之后,楚越兼并战争就爆发。随着秦汉建立,江西地区从一个具有独特考古学文化地域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豫章郡”。国字山墓葬的时代正处于这一过程的关键节点,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最好实证。
中新社记者:国字山战国墓葬在江西发现,被称为吴头楚尾,将为探索吴头楚尾的文化变迁提供什么新的视角?
徐良高:所谓吴头楚尾,就是吴越文化区与楚文化区的交汇处。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你也可以看到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越文化或越统治者如何面对楚文化和楚国,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加强自己的区域控制,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吴头楚尾的区域。国字山墓葬的发现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第一手历史数据,这在过去的文献中没有记录。
在过去,我们对越南文化的所有研究,从文献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从北方、淮河流域,以及越南文化与北方的关系。但在南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国字山墓葬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信息和视角,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越南的关系。
王意乐:从历史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吴头楚尾是总结先秦时期江西历史状况的标志性名称,但人们对吴头楚尾的认知有限,时空背景和变化过程不是很清楚,甚至是错误的。事实上,吴越青铜器在江西出土已久,发现了许多楚文化遗址和墓葬。过去,这些考古发现是孤立的观察,没有深入探讨历史背景。
现在国字山战国墓葬的发现,让我们知道,在吴楚之后,越楚已经成为江西东周的主要力量。建设卫城是越楚对抗的前沿。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控制,越国派出了重量级人物到这里。同时,从国字山墓葬开始,将以往的考古发现联系起来,可以调查吴楚越等部队进入江西的时间及其增长过程,动态恢复吴楚尾概念的形成。(已完成时间)
受访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参与或主持了晋国都城遗址、河南偃师商代都城遗址、陕西周原、丰镐西周都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2019年、2020年江西樟树国字山墓葬考古发掘领队。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王一乐参与了靖安虎墩遗址、高安华林造纸作坊遗址、南昌西汉海侯墓等考古发掘工作。现任江西樟树国字山墓葬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文章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处理。
☉本站的源码不会像其它下载站一样植入大量的广告。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后坚持不打水印
☉本站只提供精品织梦源码,源码在于可用,不在多!!希望在这里找到你合适的。
☉本站提供的整站织梦程序,均带数据及演示地址。可以在任一源码详情页查看演示地址
☉本站所有资源(包括源码、模板、素材、特效等)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如有其他问题,请加网站客服QQ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