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亮祭扫之变:疫情鞭策更多年青人到场线上怀想

相关案例演示

  (抗击新冠肺炎)清明祭扫之变:疫情推动更多年轻人参与线上缅怀

  中新网长春4月5日电 (记者 郭佳)4月5日清明节,是缅怀先人的祭扫之日。但吉林省正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侵袭,居家抗击疫情的民众只能通过网络祭扫、代客祭扫等方式寄托哀思。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今年祭祀的人群中多了不少年轻人的身影。

  19岁的宋亚明(化名)是一名大学生,当天通过网络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祭扫仪式。他说,以往都是父亲回乡祭扫,但今年长春市疫情形势严峻,回乡已不可能,网络祭扫由此成为一种选择,父亲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更懂网络的儿子。

  按照传统习俗,清明祭祀十分繁复,宋亚明开始有些担心自己不能胜任。不过,他很快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祭扫APP会弹出各种提示,在为亲人建“祠堂”、写“传记”的过程中,父亲还和他讲了许多往事,令他颇有触动。

  “小时候只吵着踏青游玩,如今觉得,清明节慎终追远亦不可少。”宋亚明说。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年轻人普遍跨地区求学或工作,回乡祭祀舟车劳顿,时间成本也高,参与度自然降低,以网络祭扫为代表的新祭祀方式,因其不受时空限制而越来越受青睐。

  据中国民政部通报,今年清明节假期首日,全国各地参与网络祭扫民众69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75.7%。记者检索发现,多地官方推出的微信祭祀小程序异常火爆,参与者以年轻人居多。

  移风易俗、文明祭祀正打消年轻人参与其中的某些顾虑。20岁的李子凡(化名)受访时表示,返乡上坟烧纸既麻烦也不文明,说出来更要担心被说“落后”。

  网络祭扫是李子凡能接受的方式。当天,他也在网上给爷爷建立了“祠堂”,许多亲友得知后也来祭奠。远在湖南省的父母对此颇感欣慰,直夸“儿子长大了”。

  清明祭祀文化源远流长,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严肃的内核与氛围总是一成不变。记者采访多位大学生,他们均表示,缅怀先人,重于心胜于形,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也要因时因势,与时俱进。(完) 【编辑:苏亦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文章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处理。


来源:网友投稿 关注: 时间:2022-04-05 21:23
首先声明,只要是我们的vip会员所有源码均可以免费下载,不做任何限制(了解更多)
☉本站的源码不会像其它下载站一样植入大量的广告。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后坚持不打水印
☉本站只提供精品织梦源码,源码在于可用,不在多!!希望在这里找到你合适的。
☉本站提供的整站织梦程序,均带数据及演示地址。可以在任一源码详情页查看演示地址
☉本站所有资源(包括源码、模板、素材、特效等)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如有其他问题,请加网站客服QQ进行交流。
相关织梦教程
QQ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