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思邓小岚:不愿说“再见” 念送“小老婆星”
中新网保定3月23日电 题:追思邓小岚:不肯说“再会” 想送小星星
中新网记者 吕子豪 陈林
坐落太行山深处的马兰小学音乐教室,配有钢琴、电子琴、手风琴、横笛、竖笛、长笛等许多种乐器。23日课间休息时,校园小乐队成员白振源又一次走进这儿。
这位13岁山区少年,挑选用演奏钢琴的方法,“想再跟邓教师聊会儿天”。他说,自己演奏钢琴曲《小星星》送给“邓教师”,“因为她就像天上的星星相同闪烁”。
2022年3月19日,正在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月亮舞台前谋划“马兰音乐节”的邓小岚突发疾病。21日,白叟在北京的医院里安静离世,享年79岁。马兰小学的师生们得知音讯后难掩沉痛,不相信朝夕相处的“邓教师”、“邓奶奶”会忽然离去。

音乐教室西侧的音乐电子示教板上,挂有邓小岚生前手写的希腊语《奥林匹克颂》曲谱。一个多月前,包含马兰小学在内的当地44名山区学生登上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用希腊语演唱了《奥林匹克颂》,天籁般的童声冷艳国际。
马兰小学二年级学生白声畅,是这44名学生之一。这位腼腆的小姑娘回忆说,“邓奶奶”人非常好,素日里教她们时总是很有耐性,“一遍遍地教”。当提到“很想邓奶奶,再也见不到她了”时,她已泪如泉涌。
从阜平到北京,近年八旬的邓小岚白叟,一向陪伴着孩子们。而她自从退休后,已在阜平县为山里孩子坚持用音乐筑梦18年。此前有媒体采访时问她何时会停下,白叟说,“跑不动就不跑了”。
面临“邓教师”的忽然“停下来”,马兰小校园长陈业田说,校园的教师们都不敢相信是真的,音乐教师因沉痛而无法上课,孩子们知道后也是哭声一片。
他说,素日周一至周五下午,“邓教师”会来教室给孩子们上音乐课,周末还会把孩子们请到她在镇上的家“开小灶”。这些年,当地已经有十几名学生考入高等院校音乐专业。

“18年来,前前后后约有200多个孩子跟邓教师学音乐。现在,孩子们视野变宽了,精神面貌就像城里孩子相同。”马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孙志胜忆起“邓教师”时,泪水瞬间涌出了眼眶。
他说,除教孩子们音乐外,邓教师还自筹资金,为村里翻建校舍、筑路,为乡民改造旱厕,还盖起了儿童音乐城堡。“这两天,村里人一提起邓教师都不由得哭,(这种)爱情无法表达。”
1943年生于阜平县的邓小岚,是闻名报人、《人民日报》前社长邓拓之女。缘于父辈情结和对这片土地的爱情,她一向把阜平当成“第二故土”。2004年退休后,她从北京来到阜平县马兰村,教孩子们音乐,为他们举办音乐节。她的故事,也感动了很多人。
23日上午,在阜平县官方为邓小岚举办的追思会上,阜平县委书记刘靖厚意寄哀思,通篇不忍说“再会”。他说,孩子们不会忘掉,和颜悦色的邓奶奶,18年如一日手把手教他们歌唱、拉小提琴,让马兰的歌声唱响冬奥、传向国际;马兰的乡亲们不会忘掉,她的父亲邓拓多年前在这儿一手拿枪、一手拿笔,坚持游击办报。“两代人深深的马兰情结,传承不变的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深酷爱!”
马兰村边,铺在山间的月亮舞台前,挖掘机正在作业。乡民和孩子们了解的“邓教师”“邓奶奶”,曾在这儿一次次托起孩子们的音乐愿望。此刻山脚下水渠已砌好石砖,渠中水流潺潺,花塔山生态旅游也见雏形。而这位让人尊重的白叟却不能再看一眼。有网友谈论:“先生走了,化作天上最亮的星,照亮着村庄孩子们行进的路!”(完)
【修改:刘湃】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文章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处理。
☉本站的源码不会像其它下载站一样植入大量的广告。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后坚持不打水印
☉本站只提供精品织梦源码,源码在于可用,不在多!!希望在这里找到你合适的。
☉本站提供的整站织梦程序,均带数据及演示地址。可以在任一源码详情页查看演示地址
☉本站所有资源(包括源码、模板、素材、特效等)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如有其他问题,请加网站客服QQ进行交流。